首页» 新闻动态

【讲好师德故事】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访北京工商大学“管理服务育人先锋” 马慧鋆

 dd61ffcb0c5b4576abda4fea52e5e195.jpg

马慧鋆,硕士研究生,2010年来到北京工商大学工作,十三年来,马慧鋆先后获得北京市电子设计竞赛优秀辅导教师、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光电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蓝桥杯优秀指导教师、北京市机器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北京市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多项荣誉称号,2023年被评为北京工商大学管理服务育人先锋。

马慧鋆将爱岗敬业写进工作的春夏秋冬,更将学生成长融入服务的方方面面。她不仅负责实验室日常教学,还坚持带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组织和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和北京市级多项奖励,为北工商多次实现高质量竞赛奖项的突破。

竞赛赛场,多次实现新突破

2022年1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委员会联合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发布第四轮“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北京工商大学在此项评估中首次被评为A级,位居全国5%,位于北京市机器人工程专业未布点高校首位。这份傲人的成绩,是13年来,马慧鋆和她的同事一项重大突破。

工作期间,指导学生获得数项成绩:学院学生第五党支部取得“红色1+1”一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北京赛区比赛,共有58名学生获奖,位列市属高校综合排名第二;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16项一等奖,位列北京市第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华北五省机器人大赛我校参赛队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并应组委会邀请参加实物展出;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2019年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北京市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竞赛取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共计33组66人获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取得了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3项,华北赛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北京赛区中获得3组一等奖,13组二、三等奖;全国高校数智化商业决策创新大赛中获得20个奖项,实现历史性突破;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北京赛区中获得3组一等奖,19组二、三等奖,马慧鋆获得北京市电子设计竞赛优秀辅导教师、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光电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蓝桥杯优秀指导教师、北京市机器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同时,她作为主要人员申报中国机器人大赛赛事基地并成功获批。中国自动化学会2022年发布了中国机器人大赛赛事基地评审结果,北京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在众多申请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该赛事在北京地区高校唯一一个赛事基地。2023年暑假,北工商成功举办了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专项赛,近200所院校的师生汇聚在北工商暑假的校园,共同感受北工商的魅力。她说:“作为一名十三年来处于基层一线工作的教师,每日与学生在一起,我曾经也彷徨,但是学校领导和同仁给予我信任和肯定,让我充满了动力,我的收获已经足够我自豪。”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扎实提升育人质量

马慧鋆不仅负责实验室日常教学,带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更将爱岗敬业写进工作的春夏秋冬,将学生成长融入服务的方方面面。她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无论分内分外,做好每一件难事,落实每一件琐事,做细每一件小事。马慧鋆更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做到三心,耐心、细心和创新。

马慧鋆认为,学科竞赛活动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活动,学科竞赛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和科学性,既无任何捷径可走,又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因此,每次电子设计竞赛的四天三夜、工程训练大赛和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数十个比赛的日日夜夜马老师大部分都陪伴着学生通宵,从一次次失败中找寻正确的技术路线。在马慧鋆看来,或许有时候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学科竞赛活动中,是否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当付出努力之后,成绩会随之而来的。

马慧鋆通过学科竞赛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这种实践落实了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训练的培养方针,也在倡导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大赛,联合许多其他学院老师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工商融合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辅导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和竞赛团队百余人的学生团队在创赛中屡获佳绩。

“服务育人,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作为一名光荣的高校实验教师,马慧鋆从未忘记踏入北工商那一刻的梦想和使命。